一座新柏林墙倒25年后,诞生一座新柏林
摄影:John Tlumacki,波士顿环球报/盖蒂图片社;Gred Ludwig,国家地理
撰文:Adam Nicolson
1989年的今天,东德政权最终垮台,自1961年始便将柏林一分为二的柏林墙最终变成了一堆毫无意义的混凝土。边境守卫们撤离了,通过点开放了,狂喜的柏林人攀上了这座曾令他们憎恶的标志墙,柏林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11月9日晚,柏林将迎来这一对其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25周年纪念。
在周日举行的纪念仪式上,柏林将用数千个发光气球摆放12公里,“重构”穿过市中心的柏林墙。
纪念仪式上,这种可生物降解的气球将会一个个地放飞到柏林上空,同时,柏林国家歌剧院将上演《欢乐颂》。《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章,也是庆祝欧盟统一的欧盟盟歌。
所有这一切可能都有点喧闹,你肯定会在柏林看到一些质疑的轻笑。一名柏林人对我说,放飞气球这事挺好,但是为什么不能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呢?比如说,把新机场修好。现在,机场项目已经比预期晚了4年,超出预算20亿欧元,而且还在继续花钱。
对柏林所有大城市怀疑论者们而言,对一名外国人(对于约190个不同国籍的人所居住的这座城市而言,这个词汇已经失去了定义边界)而言,这仍然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地方。
总的来说,柏林真的从来不会表达出巴黎那种轻而易举就能看到的多愁善感的情绪,也不会表达出像在曼哈顿看到的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狂喜。但是,25年前,当柏林墙倒塌时,柏林却产生了别的东西,一种更为深刻、更为强烈的东西。
旧时的柏林人或许会窃笑他们城市里上演这种幼稚、天真的行为,但是现代的柏林似乎有着在这个动乱的世界里难以找到的乐观主义和开放心态。这里不是硅谷,也不是呻吟着、金钱至上的现代伦敦。
尽管有着痛苦的历史,柏林其实可能是一个矫正现代社会的模范,尽管其也处于发展初期。这个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柏林,这座创伤之城,野蛮与悲伤之城,长达40年里都是一座孤岛,像空间站一样,与欧洲大陆的其它地区几乎没有多少联系。现如今,它有可能要引领欧洲进入一个文明、开放、繁荣的未来。
那么,柏林是如何一路走向幸福的呢?
本文原刊载于2014年11月《国家地理》德国版,内容有改编。
(译者:mikegao)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