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星期三

諾曼·洛克威爾《四大自由》系列油畫《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
藝術家諾曼·洛克威爾
年代1943
類型油畫
大小116.2 cm × 90 cm(45.75 in × 35.5 in)
位置美國麻薩諸塞州伯克夏縣斯托克布里奇諾曼·洛克威爾博物館
言論自由》(英語:Freedom of Speech)是諾曼·洛克威爾四大自由》系列油畫中的首幅作品,啟發於第32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於1941年1月6日致77屆國情咨文中的四大自由[1]
《言論自由》於1943年2月20日出版,與布斯·塔金頓文章一同刊登在《星期六晚郵報》上,為四大自由畫作的其中一部分[2]。洛克威爾認為此畫與《信仰自由》是全系列中最為成功的作品[3]。由於洛克威爾喜歡去描繪一些他經歷過或者他設想過的生活,因此不難想像此幅畫所描繪的現實景象。

背景[編輯]

《言論自由》是諾曼·洛克威爾《四大自由》系列油畫中的首幅作品。這些作品啟發於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在1941年1月6日向第77屆聯邦國會發表的演說所倡導的「四大自由」[1]。在四大自由中,只有兩項寫入聯邦憲法,分別是言論自由宗教自由[4]。四大自由主題之後合拼在《大西洋憲章[5][6],還成為《聯合國憲章》的組成部分[1]。這個系列配上知名作家的文章連續四周在《星期六晚郵報》刊登:《言論自由》(2月20日),《信仰自由》(2月27日),《免於匱乏的自由》(3月6日)和《免於恐懼的自由》(3月13日)。之後,這個系列作為海報大量印發並成為美國政府戰爭債券的附圖。

畫作內容[編輯]

「第一項,就是在世界的每一處,都充滿了自由言論和表達。」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1941年1月6日的國情咨文,引出「四大自由」主題
《言論自由》所描繪的是在當地一座小鎮的鎮民大會上,一位名叫吉姆·埃傑頓(Jim Edgerton)的男子作為唯一反對者,反對小鎮的議員打算興建一座新學校的宣布,給予議定書的問題作為基底[7]。舊有的學校已經被燒毀[8]。當他設想這個場景去描述言論自由時,洛克威爾打算在四大自由系列中用他在佛蒙特州的鄰居作為模特[9]。那位藍領階級的說話者身穿格子花的衣服和絨面夾克。他有一雙骯髒的手和比所有出席的人都要黑的膚色[10]。其他出席者都穿著白色襯衫,打領帶和穿著西裝[11]。其中一個男人戴了一枚結婚戒指,而說話者沒有[11]。埃傑頓的年青外表和工人形象的手以老舊骯髒的夾克塑造出其他出席者更為乾淨和正式的著裝。他看起來「站的直直的,他的嘴巴張開,他那閃閃發亮的眼睛發愣著,他說出他自己的想法,奔放而無懼。」埃傑頓在某個角度類似於亞伯拉罕·林肯[4]。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布魯斯·高爾,油畫中最近的人揭露了大會的主題是「小鎮年度報告討論」[4]約翰·厄普代克覺得這幅作品沒有任何油畫感的塗刷工作而繪畫上去的[12]羅伯特·斯科爾斯覺得這幅作品展示了觀眾以某種欽佩來全神貫注地看著那位唯一的說話者[13]

創作[編輯]

洛克威爾從許多的觀點中,嘗試了另外一些版本,其中包括這個版本。
洛克威爾畫的最後一個版本是四次重畫和消耗兩個月的結果[8][10]。根據斯科爾斯的觀點,這個主題類似於一部法蘭克·卡普拉電影中一個賈利·古柏或者詹姆斯·史都華的角色[13]。每一個版本都描繪著一個藍領階級的男人在鎮民大會上穿著便裝站了起來,但每一幅都是不同的角度[10]。早期的版本都是分心於多種主題和不合適的布局,還有清楚的信息使主題更為透視的因素而困擾著他[14]。洛克威爾佛蒙特州阿靈頓的其中一個鄰居卡爾·赫斯(Carl Hess)作為那位害羞,勇敢工人的模特,另外一個鄰居吉姆·馬丁(Jim Martin)出現在系列中每一幅畫中,也包括這一幅[15]。洛克威爾的助理,吉恩·佩勒姆(Gene Pelham)提議赫斯那一個在鎮上有開油站和那一個小孩與洛克威爾的孩子共同去學校的[8]。根據佩勒姆的看法,赫斯「有一個高尚的頭腦。」[16]其他有在畫中出現的人,包括赫斯的父親亨利(只有露出左耳),吉姆·馬丁(右下角),哈利·布朗(Harry Brown)(右邊 — 露出頭頂和一隻眼睛),羅伯特·班尼迪克爵士(Robert Benedict, Sr.)和露絲·霍伊特(Rose Hoyt)在左邊。洛克威爾自己的眼睛也可以在左邊邊緣看到[8]。赫斯當時已結婚還有亨利·赫斯是一名德國移民[11]。佩勒姆是那件絨面夾克的主人[11]。赫斯為洛克威爾的這幅畫擺出八種不同的姿態,其他全部的模特逐一為洛克威爾擺出姿態[11]
早期的草圖是赫斯被其他人以方形圍繞著他。赫斯覺得這個描述應該有個更自然的狀態呈現,但被洛克威爾拒絕:「這樣太繁雜了,它用每一種方法還有不能解決任何地方和說任何東西。」他覺得從長凳的角度往上看的地方太戲劇性了[8]。洛克威爾向《郵報》的耶茨解釋說,他開始畫《言論自由》時,在早期的不斷嘗試以後,他想重新開始,因為他過度使用了它[17]。兩次他幾乎要完成作品時他還是覺得不足。之後,他的最後版本是以說話者作為主題,而不是集會[18]。而隨同的文章,《郵報》的編輯本·希布斯(Ben Hibbs)最後選擇了小說家和劇作家,同時也是普立茲獎贏家的塔金頓[2]。人們在二戰債券驅動器所購買的戰爭債券,都會收到封套上印著「言論自由」字樣,裡面含有了全色版本的「四大自由」系列複製品[19]

一同發表的文章[編輯]

塔金頓的隨同文章在1943年2月20日刊登在《星期六晚郵報》上,它其實是一則寓言,寓言所講的是在1912年,年青的阿道夫·希特勒和年青的貝尼托·墨索里尼阿爾卑斯山上會面。在虛構的故事中,兩個男人都講著自己的計劃,他們計劃著壓制言論自由而能夠在自己所負責的國家及城市中安全地獨裁[2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