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星期三

中国重发展轻环保,有很多环境问题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重发展轻环保,有很多环境问题,使得全国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环境和人类健康。一些江河湖泊水质恶化,众多城市的空气环境不佳;森林植被和草原退化,土地荒(沙)漠化严重;江河上修建的大小水坝阻断鱼类洄游;许多野生物种濒临或灭绝。改革开放后,快速的工业化和缺失的环境监管加剧了环境问题。中国政府已经承认问题并开始作出各种回应;虽然有些改进,但被批不足。[1]2012年,破坏环境的政府决定导致了公民行动的增加[2],一位退休的中国共产党官员指出2012年中国爆发了超过50,000起的环保抗议事件[3]

环境政策[编辑]

1989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之前还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后有修正)。但是美国进步中心认为中国的环境政策类似于1970年之前的美国。即中央政府颁布相当严格的法规,但实际监管和执行很大程度上由地方政府负责,而地方政府更关心经济的增长。此外,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民主政权的限制,非政府力量(如律师记者以及非政府组织等)的环保工作严重受阻。[4]
2002年以来,针对环境当局的投诉每年增加30%,2004年达到600,000件。另外,据中国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2007年的一篇署名文章,自那时起环境问题造成的大规模抗议活动每年增长29%[5]。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得不显示出提高对环境问题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程度。例如,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48次提到“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6],随后更严格的环保法规开始推行。一些污染行业补贴被取消,一些污染行业被关闭。然而,尽管推广了清洁能源技术,但依旧没能达到许多环境目标。[7]
200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其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保护环境长期被中国政府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立为一项国家战略。但是,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污染行业继续可以获得廉价土地、水、电力石油银行贷款。而以市场为导向的措施,例如对石油和征收附加税,依然不在政府的考虑范围内,尽管它们已被其他国家成功证明。腐败的严重影响则是有效执行环保政策的另一大阻碍,地方当局无视命令并削弱中央决定的效力。作为对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的回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开始实施“绿色GDP”工程,调整国内生产总值以补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但由于数据相左该政策在2007年春天失去了官方影响。该项目的首席研究员声称省级领导终止了该程序。[7]
2008年6月1日中国实行所有商品零售场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中国从十一五规划期间开始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作,陆续整顿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和单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奥运会期间,北京市还创造性的对市区机动车进行单双号限行,以减少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从而保证了奥运期间的大气质量。奥运会后,北京将单双号限行措施改为按牌照尾号每周限行一天。
201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新环境保护法以帮助治理污染恢复被破坏的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规划形式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乡规划等,同时针对国土设计了主体功能区,将国土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主体功能区。

问题[编辑]

水资源[编辑]

中国的水资源受到水质污染和水量短缺问题的困扰。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宽松的环境监管,提高了用水需求和污染状况。政府已经作出回应,迅速兴建水利基础设施,提高监管力度,探索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燃煤发电站的用水需求给中国北方造成河流断流的影响[8][9][10]
中国政府2014年的数据显示,59.6%的地下水质量较差甚至极差[11]

砍伐森林[编辑]

尽管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仅有20%[12][13],但全国范围内拥有一些世界最广阔的林地,使得保护森林成为工作重点。2001年,联合国环境署(UNED)将中国列入“封山育林”名单,即有未开发的古老森林或自然再生长的树林,属15个国家之最[14]。封闭森林占中国国土面积12%,超过1.11亿公顷。然而,环境署估计,中国的封闭森林中有36%正面临着人口密度过高的压力,环保工作尤为重要。2011年,国际保护组织将四川省西南部的森林,视为世界十大最受威胁的森林地区之一[15]
据中国政府网站数据,中央人民政府1998年至2001年间在植被保护、农业补贴、退耕还林方面投入超过400亿元[16]。1999年至2002年,770万公顷的农田改为森林[17]

土地沙漠化[编辑]

沙漠化依然是严重的问题,退化土地面积远超耕地面积。尽管部分地区的沙漠化得到遏制,但其态势仍在不断扩大,约67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沙漠化。90%的沙漠化发生在西部[18] ,沙漠面积占总体约30%。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可能会进一步增长其面积。北方的戈壁沙漠目前以每年约25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北方辽阔的平原地区定期被黄河淹没。然而,过度放牧和耕地的扩张会导致面积的增长[19]
2001年,政府发起“三北防护林”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个4500公里长的绿化带抵挡沙漠的侵蚀。工程第一阶段是回复3.6万平方公里的森林,于2010年完成,费用估计约800万美元。中国政府认为,到2050年,大部分沙漠将恢复成森林。该项目可能历史上最大的生态工程[20]。但亦有人指出了其他成效显著的办法[21]
中国沙漠化得到了遏制。例如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的防沙与绿化治理荣获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奖”。中国的森林面积增长速度世界第一,森林覆盖率逐年增长。中国森林覆盖率在2012年达到了20.36%。[参 1][参 2]中国还是世界上唯一个在防治荒漠化事业中做到‘人进沙退’的国家。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里约+20峰会秘书长沙祖康称中国提前完成了联合国为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参 3]中国正在建设长江、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三期工程。[参 4]

气候变化[编辑]

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存在争议。中国目前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但累计总量并不是最大。中国已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但有着一个非附件,即根据协议条款,国家无需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污染[编辑]

工业化引发各种形式的污染带来了广泛的环境和健康问题[22]。对此,政府加大环保法规的修改力度,兴建了许多积聚污染物的基础处理设施,为环境改善该来变量。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从1988年的峰值268亿吨,下降到2000年的194亿吨,2005年后稳定在240亿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从1981年的29.4%上升至2008年的92.4%。2008年度,中国工业废气排放量为403866亿标立方米,工业烟尘排放量为67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9亿吨。中国承诺2020年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05至201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节能6.3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亿吨。[参 5]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表示愿意有条件接受2020年后的量化减排协议。[参 6]2013年间中国各省份陆续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全国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于2013年由国务院通过,将设定PM2.5控制目标。[参 7]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则在制定当中。[参 8]

空气污染[编辑]

截至2013年,碗装地形的北京有着显著的工业,燃烧煤炭的逆温带来极端恶劣的空气污染[23]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宣布了一项为期五年,耗资2770亿美元的解决计划。北方地区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政府的目标是2017年污染特别严重地区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水平比2012年减少25%[24]。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2年12月发表的报告,煤炭行业造成的空气污染最高,占19%,其次才是车辆尾气排放(6%)。2013年1月,细小的空气微粒带来最大的健康风险,北京的指数高达每立方米993微克,远超世界卫生组织不得高于25微克的水平。世界银行预计世界有16座世界最污染的城市位于中国[25]

海洋污染[编辑]

沿海污染现象亦十分普遍,其造成栖息地质量下降,水华激增[26]。历史上发生在中国的最大波赤潮是在2008年的黄海南部,从太空中很容易观测到[27]

人口[编辑]

中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但人口增长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而部分增长缓慢。

能源效益[编辑]

2007年的一篇文章显示,1980年到2000年间,能源效益大大提升。然而在1997年,由于经济衰退的困扰,税收政策和国家财政被引进快速工业化。该政策造成重化工业能源效益非常低。中国的钢铁厂每吨钢所有能源,超过国际平均水平五分之一以上。水泥需要45%的能源,乙烯需要70%的能源,两项均超过平均水平。中国建筑很少有保温的功用,使用两倍多的能量用于加热和冷却,跟欧洲和美国的做法相似。95%的新型建筑不符合中国自身的能源效益法规[28]
世界资源研究所2011年一项协助项目的报告指出,十一五规划为应对十五计划期间能耗强度的恶化,设置了能耗强度提升20%的目标。报告指出,该目标有可能达到或接近实现。十二五规划设定了能耗强度提升16%的目标[29]

环境污染事故[编辑]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多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如在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导致大量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了严重水质污染。和2010年7月16日下午,大连新港输油管线起火爆炸,导致6个10万立方米储油罐泄漏的重大事故,再如2011年,康菲公司在渤海的油井发生泄漏。2014年,甘肃武威荣华水泥厂大规模污染沙漠事件。为此中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生态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对一些高污染和高排放行业进行整治[参 9],继续绿化和还林还草建设,正朝缓解环境压力方向努力,同样治理难度相当大。

抗议活动[编辑]

2012年4月,南方小镇莺歌海有民众不满在镇上兴建发电站的计划而发起抗议。抗议者起初成功组织该项价值39亿元人民币的项目,电厂被迫搬到另一个镇子。然而,第二个镇子的居民也抵制电站,要求当局把电站迁回莺歌海。2012年10月,第二轮抗议活动爆发,有一千人参与,警方拘捕了50人,有100人受伤(根据香港人权组织人权民主信息中心的报告)[30]
2012年7月,江苏省启东市数千名抗议者抵制造纸厂[31]。据新华社报道,有16名示威者在2013年初被判处12-18个月的有期徒刑,然有13人坦白罪行并表示悔改而被缓刑或释放[32]


参见[编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