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写了本系列的第7篇《
为啥俺不看好“暴力革命”的方式?》。之后在博客留言跟某些读者探讨了相关的问题,发现很多人对“非暴力革命”的理解很肤浅(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再加上最近一个月,香港的“占中运动”声势浩大。某些读者建议俺谈谈“非暴力抗争”的话题。于是今天再发一篇,专门介绍对“非暴力革命的误解”。
本文先列举了对“非暴力革命”的9种误解(都比较有代表性)。以后如果想起来其它的,再补充。
★误解之1——“非暴力革命”能成功是因为独裁者的善良和仁慈(寄希望于独裁者善良)
这种误解大概是最普遍的,至少在俺博客的留言中,最经常看到这种(关于“非暴力抗争”的)误解。
不得不说,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正应了咱天朝“江太上皇”的一句名言——
图样图森破。当某人用“善良”、“仁慈”之类的字眼来评价一个独裁者,就已经充分暴露出此人在政治上的幼稚和肤浅。
一个政客要想成为独裁者,需要在官场斗争中搞掉数不清的竞争对手。有了这样的人生经历,这种人是毫无“良心”可言的。当面对革命时(“非暴力革命”也是“革命”),当自己的宝座受到威胁时,独裁者是【绝对不会】以“良心”或“仁慈”来作为自己的决策依据的。
有些天真的同学可能会问:“那为啥有的独裁者没有对非暴力革命进行血腥镇压?”
俺的回答是:在某些成功的非暴力革命中,独裁者没有作出血腥镇压的举动,大致有如下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都跟“良心”【无关】):
1、不是因为独裁者善良或手软,而是因为独裁者经过权衡利弊之后,觉得镇压对自己更不利,所以没有镇压 举例——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
在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首开纪录的是突尼斯。当时的
突尼斯总统阿里并没有进行血腥镇压,而是携家眷和巨款落荒而逃。
如今看来,阿里的举动是精明。他的老邻居——利比亚的
卡扎菲——对民众进行血腥镇压,结果捏——不但自己死无全尸,还拉上好几个儿子陪葬。
2、独裁者其实想镇压,但是命令无法贯彻 举例——苏联的八一九事件(八月政变):
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比较复杂,俺只简述一下经过。想看详情可参见“
维基百科词条”。
此事发生在1991年,当时苏共高层分三派:以苏联总统(当时已经改称“总统”了)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中间派”,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保守派”,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首的“激进派”(因为俄罗斯是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所以叶利钦的权力也不小)。
戈尔巴乔夫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进行温和的改革,导致保守派很不爽。于是保守派的高官成立了一个政变集团,策划了大半年之后,在8月19日发动政变,把戈尔巴乔夫软禁在克里米亚的度假别墅。政变集团成员包括了:副总统、总理、国防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内务部部长、克格勃主席......(基本上囊括了所有强力部门)。国防部长调正规军(第2近卫摩步师、第4近卫装甲师、某伞兵部队......)进驻莫斯科,控制各个要害部门。
在软禁苏联总统之后,政变集团的主要目标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激进派头头)。在19日当天,叶利钦以及追随他的“激进派”高官大都待在俄罗斯议会大厦(俗称“白宫”)。本来正规军应该攻占白宫的,但是那两个师长居然抗命,按兵不动。更有甚者,第2近卫摩步师麾下的某个坦克营居然调转炮口,保卫白宫(后来有一张很著名的照片,是叶利钦站在坦克上演讲,那辆坦克就隶属于这个坦克营)
第二天,政变集团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要求特种部队去攻打白宫,击毙或者活捉叶利钦。当时苏联最好的特种部队是“阿尔法小组”,第二好的特种部队是“维姆佩尔小组”(这两个都隶属克格勃,而克格勃主席是政变集团成员)。但是捏,这两支特种部队的指挥官(一个是少将、一个是上校)竟然都抗命。政变集团傻眼了。
到了第三天,政变集团的骨干知道大势已去,政变流产了。之后不久,叶利钦宣布取缔苏共(宣布俄罗斯境内的共产党是非法组织)。
顺便说些题外话:
叶利钦早在竞选俄罗斯总统之前,就公开退党,所以他才有底气宣布:“俄罗斯境内取缔苏共”。很多人误以为戈尔巴乔夫是苏共垮台的主要推手——其实是叶利钦而不是戈尔巴乔夫。
还有不少天真的网民在幻想:朝廷高官中会出现叶利钦这样的人物,来实现自上而下的变革。为啥俺说这是【幻想】?只需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如今天朝的高官,有谁敢于像叶利钦那样公开宣布退党的?有吗?!
补充说明:
本小节举了印尼和苏联的例子,是为了反驳“对非暴力革命的误解”。并不是想把印尼或苏联的模式照搬到中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所以很多经验只能参考借鉴,而不能照搬。
★误解之2——“非暴力革命”能成功是因为统治集团中某些人的善良和仁慈(寄希望于统治集团成员善良)
这种错误的性质,其实跟前一种差不多。
俺再来举一个例子——1997年的印尼革命。
(这个例子在本系列的前一篇《
为啥俺不看好“暴力革命”的方式?》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再重复唠叨了)
在印尼的这个例子中,独裁者苏哈托之所以倒台,是因为:当他下令进行血腥镇压的时候,以维兰托为首的印尼军方高层抗命(不同意镇压)。结果其他政府高官发现苏哈托连军队都调不动,也纷纷跟他划清界限。于是,苏哈托在独裁32年之后,竟然在一星期之内戏剧性倒台。
“以维兰托为首的印尼军方高层”,为啥要抗命捏?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不忍对首都雅加达的大学生开枪?
显然不是。
请允许俺稍微跑题一下,说说印尼的“东帝汶独立运动”。
东帝汶原本属于葡萄牙殖民地。1975年,葡萄牙宣布放弃海外殖民地,东帝汶就独立了。结果独立9天之后,被印尼吞并。从1975年到1999年这24年间,印尼军方为了镇压东帝汶的反抗运动,杀了好多人(参见“
维基百科词条”)。尤其是1991年还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圣克鲁斯大屠杀”——印尼军方在光天化日之下,开枪打死“和平集会的民众”多达271人。这些发生在东帝汶的血腥暴行,前面提到的印尼军方高层(包括维兰托)都直接参与策划和指挥。
难道说这些军方高层,1991年还在制造没人性的大屠杀,到了6年之后的印尼革命,他们突然变得善良了,不忍心对民众开枪了。这显然说不通嘛。
俺来解释一下为啥会这样。其实1997年的印尼革命,那些军方高层依然是杀人不眨眼的屠夫。他们对苏哈托抗命,并不是因为仁慈或手软,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判断出来,苏哈托前途不妙,所以他们要重新站队。以维兰托为例,因为他抗命(拒绝镇压学生),在苏哈托倒台后,他可以很舒服地继续当国防部长。作为对比:苏哈托的女婿普拉博沃(陆军战略后备军司令),因为始终站在苏哈托这边,苏哈托倒台后,他也被撤职。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是否开枪镇压,主要还是基于官场上的考虑(站队、政治利益),而不是基于仁慈或同情心之类的。当他们发现抗命对自己的仕途更有利,自然会选择抗命。
★误解之3——“非暴力革命”是以卵击石(觉得这是白白送死)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误解。
很多人以为“非暴力”的方式必定是软弱的方式。其实不然。
“非暴力抗争”这种形式,表面上看貌似软弱,但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摧毁性;相反,独裁政权表面上看貌似强大,但是内部却有很多软肋。用“非暴力革命”对抗残暴的独裁政权,经常能起到【以柔克刚】的效果。
这可不是俺拍脑袋空想滴,历史上已经有太多成功的案例(参见本系列前面的博文《
回顾“最近50年的革命史”》)。
说到“独裁政权的软肋”,其实有很多,俺简单列举几个:
1. 统治集团的分化/分裂 不论是个人独裁还是寡头独裁,政府高层都会有一个统治集团。这个统治集团内部,也会有勾心斗角。一旦爆发严重的政治危机,统治集团内部的人将面临某种类似“
囚徒困境”的博弈。而这种博弈很容易引发统治集团的分裂甚至解体。(有空的话,俺会普及一下博弈论的常识)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参见前面提到的印尼和苏联的例子。大部分成功的非暴力革命,都出现了统治集团的分裂。
补充说明一下:
统治集团的成员因为陷入“囚徒困境”而导致统治集团分裂,【不等于】统治集团的成员有良心/仁慈。这种高层分裂,还是基于自身利益考虑,来作出决策。
2. 官僚集团的低效/不作为 独裁程度越强的国家,其政府中的官僚作风会越严重。很多官员会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整个政权的利益。
举例——萨达姆政权
当年伊拉克的独裁者萨达姆很残暴,导致手下养成一种“报喜不报忧”的风气。结果在第二次海湾战争期间,由于手下总是“报喜不报忧”,当美军已经逼近巴格达,萨达姆依然被蒙在鼓里。(虽然萨达姆不是被“非暴力革命”推翻的,但是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独裁政权内部的官僚作风会导致的问题)
3. 对传媒/舆论的失控 独裁政权通常需要进行严格的信息控制(信息控制是洗脑的基础),以此来确保民众的服从(不妨想想北朝鲜)。
但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部分国家(包括天朝)都进入了信息时代,彻底的消息封锁变得越来越难。
虽然天朝精心打造了一个 GFW,但是会翻墙的网民越来越多了(对这点,俺深有体会);翻墙人数猛增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朝廷的“信息控制”在不断弱化。其实朝廷新任掌门人习包子,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在去年的“819谈话”中强调说: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
(那次讲话的内容可参见“
这里”)
(独裁政权的软肋肯定不止这几个,限于篇幅,就不逐一细谈了。本系列后续的博文,还会再聊到这个话题)
另外,要想最大化“非暴力革命”的效果,并不是简单鼓动民众上街,就了事的。
为了尽可能扩大影响,为了尽可能让统治集团分化,为了尽可能降低被血腥镇压的风险,需要有谋略、有策划、有宣传鼓动、有组织工作。关于这方面,前人已经总结了很多实际运作的经验,尤其是美国佬
吉恩·夏普撰写的《从独裁到民主——解放运动的概念框架》——此书堪称“非暴力革命的圣经”(
俺的网盘分享了中英文电子版)
这部分是“非暴力革命”的关键,俺会在后续博文重点介绍。
★误解之4——“非暴力革命”太慢(觉得效率低)
恰恰相反——“成功的非暴力革命”通常比“成功的暴力革命”更快(效率更高)。
其实俺在本系列的前一篇已经分析了“暴力革命”的诸多缺点。如果要通过武装斗争来推翻政权,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周期。首先,要招募并训练一支有效作战的队伍,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然后,还要花时间建立一个根据地以便站稳脚跟。凡此种种,起码要耗费几年甚至十几年。万一不顺利,要么被镇压,要么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如果你留意一下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暴力革命(“军事政变”不算),耗时都很久,而且胜算不高。像古巴革命已经算是暴力革命中的“闪电式”了,从一开始组建队伍到最后占领首都,也耗时6年(1953-1959)。另外,像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打了37年的仗,鼎盛时期曾经攻占全国第二大城市贾夫纳,并拥有自己的海陆空三军,但最后还是被政府军灭了。
反观“非暴力革命”,如果能成功的话,要迅速得多——许多成功案例都没有超过“一个季度”。快的话仅仅几天(比如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历时一周)。当然啦,也有耗时较长的非暴力革命(比如南韩推翻军人独裁的民主运动,几乎贯穿整个80年代)。
补充说明:
本小节提到别的国家“非暴力革命”迅速成功的先例,并【不等于】“俺认为天朝也会迅速成功”。天朝的非暴力革命,结果会如何,取决于很多因素。本系列的后续博文再来细谈。
★误解之5——“非暴力革命”不适用于极权国家 / “非暴力革命”不适用于共产党国家
这两种说法比较类似,俺放到一起来反驳。
老实说,这两种观点的谬误很明显。俺只需举几个反例,就能体现出这两种说法的破绽。
举例1——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
当时有一系列的共产党政权崩溃——全部都是经由“非暴力革命”完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罗马尼亚革命”——以“非暴力革命”开端,独裁者动用军队血腥镇压,导致这场政治变革以“暴力革命”成功收尾(在下面的章节,俺还会详细介绍罗马尼亚的事情)。
举例2——苏共垮台
在
本系列的第一篇,俺强调了关于“革命”的几个基本概念(记性不好的同学可以再去复习一下)。
1991年苏共垮台,就属于“自上而下的非暴力革命”。说它是“革命”,因为苏联的政治体制出现根本性变化(一党专政被废除、马列主义被抛弃);说它“非暴力”,因为整个过程不是以武装斗争为主,也几乎没啥伤亡(有3名年轻人在政变期间死于流弹,另有几个苏共老顽固选择自杀)
在解体之前,苏联显然是一个共产党国家,而且还是马列主义阵营的“老大哥”。
★误解之6——“非暴力革命”只适用于小国,不适用于大国
这种说法不值一驳。参见苏联和印尼的例子。
很多人误以为印尼是小国,其实印尼的人口在全球排名第四,国内有300多民族。至少从“人口”和“国土面积”而言,印尼【不是】小国。
★误解之7——“非暴力革命”不够彻底
首先,“非暴力革命”和“暴力革命”都属于“革命”。在变革的程度上,都比“改良”彻底。(如果不彻底,就没资格称为“革命”)。
至于“非暴力革命”和“暴力革命”,哪一种更彻底,这是无法一概而论滴。一场革命是否彻底,主要看革命的“政治诉求”是咋样的,跟革命的形式(“暴力”还是“非暴力”)【没有】关系。
★误解之8——搞“非暴力革命”就完全不能使用武力
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误解。其实本系列的第5篇《
扫盲“非暴力抗争”》中,就已经解释过这个问题,这里再罗嗦一下:“非暴力革命”指的是“【一开始】不以暴力(武装斗争)作为主要手段”,但是某些情况下(比如遭到血腥镇压),“非暴力革命”有可能转为“暴力革命”(以暴力方式收场)。
举例——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
在1989年之前,罗马尼亚不但是一个共产党国家,而且是一个典型的极权主义国家。独裁者齐奥赛斯库统治的24年间,大搞个人崇拜,并且还大权独揽。他担任的职务至少有: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共和国总统、国防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爱国卫队总司令、经济和社会发展委员会主席......
他的亲属也都身居高位:比如他老婆名义上是第一副总理,实际是“超级总理”,党内排名第二(不仅让人想起江青那个婆娘);他的3个弟弟在军中担任要职;他儿子也当上政治局候补委员......(以上这些可不是俺瞎掰滴,请看天朝喉舌新华网的报道,链接在“这里”)
1989年,共产主义阵营逐渐瓦解(很多国家都转型为多党制)。但是齐奥赛斯库并没有体现出任何政治改革的迹象。本来就普遍存在的不满情绪,开始加剧。当年12月16日,西部大城市蒂米什瓦拉发生警民冲突,警察开枪打死数人。此事称为“蒂米什瓦拉事件”,全国民众的不满情绪开始达到“爆发前的临界点”。
齐奥赛斯库也不是白痴,他当然察觉到民众极度不满的情绪。12月21日,他在首都广场召集大规模的民众集会(动员超过10万人参加)。在集会上,齐奥赛斯库亲自演讲,一边鼓吹自己的政绩,一边指责“蒂米什瓦拉事件”是欧美敌对势力的蓄意破坏。(这种口径是不是跟咱们天朝很像?)演讲到一半,广场中不知道是谁突然喊了一嗓子“打倒齐奥赛斯库”,于是有成千上万的人跟着喊了。现场维持秩序的保安部队(相当于咱们的武警)见场面失控,对现场民众开枪射击,造成大量伤亡。当时正在进行电视直播,全国民众都看到这一幕。
齐奥赛斯库发现保安部队已经无法维持局面,要求国防部长米列亚调兵进首都戒严(实际上就是效法天朝,准备“血洗”)。米列亚抗命。第二天,米列亚突然死亡(有人说是自杀,有人说是被齐奥赛斯库灭口)。国防部长之死导致军方分裂,大量的军官和士兵倒戈。反抗齐奥赛斯库的各方成立“救国阵线”。罗马尼亚陷入短暂的内战。齐奥赛斯库逃离首都。
仅仅一天之后(12月23日),逃亡中的齐奥赛斯库被民众举报并遭逮捕,关押在“救国阵线”控制的军事基地;效忠于齐奥赛斯库的保安部队企图劫狱,幸好没成功。由于担心夜长梦多,“救国阵线”于12月25日判处齐奥赛斯库死刑,就地枪决,尸体拿出来示众。内战结束。
之后,罗马尼亚取缔共产党,实现多党制和民主化转型。2004年加入北约、2007年加入欧盟。
★误解之9——“六四运动失败”说明“非暴力革命”在中国行不通
这种说法貌似也很有市场,不止一次听到过。此观点存在如下几个谬误:
谬误之一 拿“
六四运动的失败”来论证“非暴力革命的行不通”,属于概念性错误。因为“六四运动”属于“改良”而不是“革命”。这两者的性质迥异,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谬误之二 此观点包含某个潜台词——“既然中共会动用军队镇压六四,同样也会动用军队镇压未来的非暴力革命”。
俺觉得这个潜台词的推理有问题。
如今的天朝跟1989年的天朝,权力格局已经完全不同了。当年之所以能调动大军进京戒严,靠的是矮邓在军中的威信。比如戒严令公布后,以萧克、张爱萍为首的七个开国上将联名上书,反对戒严(此事参见李锐写的《
纪念胡耀邦》)。但因为矮邓是一把手(当时的赵紫阳总书记只是【挂名的】一把手),邓坚持要调兵,这些军中元老也没辙。顺带提一下:即便牛逼如邓太上皇,在下决心调兵进京之前,他也犹豫了很久(再次唠叨:他的犹豫跟“手软”无关)。为啥邓太上皇会犹豫捏?俺来解释一下:要知道,野战部队的武器装备和战斗力远高于中央警卫局。万一有某个军官图谋不轨,只要一个团的兵力就足以拿下中南海。邓太上皇的犹豫,在于“担心发生兵变”。
再来看如今的习包子,对军方的掌控力,显然不如邓。万一再发生类似“六四”的政治风暴,会出现如下几个变数:
1. 习包子能否调得动这么多部队进京?这是变数之一
六四的时候,老邓还没死,就已经有高级军官抗命(比如38军的徐勤先军长),拒绝带兵戒严。习包子的威望不如老邓,说不定会有更多拒绝调兵的高级军官。
2. 进京之后,是否会出现哗变?这是变数之二
罗马尼亚革命成功,靠的是部分军队倒戈。
3. 即便军队不倒戈,是否会消极抗命?这是变数之三
比如苏联的819政变,军队消极抗命,使得苏共保守派的政变流产(别忘了:苏联跟天朝一样,也是长期强调“党指挥枪”,咱们的“政委制度”就是从苏联学来的)
这三个变数,只要出现任何一个,历史的走向就跟1989年完全不同。而且“这三个变数”仅仅是“军事方面的”。如今跟1989年相比,还有很多其它的不同之处——比如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是双向,多对多),而1989年的传媒主要靠电视和电台(信息传递是单向、一对多)。信息媒介的不同,对政治事件的历史走向,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回到本系列的目录
137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