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0日星期五

辛亥革命從哪來?


辛亥革命是從那裡來的?國民黨人總會說是孫文發動了革命,當然是這樣子嗎?當時發動革命的共進會與文學社的要人蔣祥武,化名孫武,自稱是孫文弟弟發動的‧‧‧我們就當作是孫文本人發動好了。可是有沒有人想過,是誰影響了孫中山發動的革命?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發起最初革命以致逼出辛亥革命、孕育出辛亥革命的第一個因素、時代因素和現實因素,其實正是當時的大日本帝國。
一,大日本帝國孕育了興中會
國民黨自己也是這樣說的,國民黨的前身是興中會,由孫中山創立,於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宗旨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但是國民黨沒有告訴大家,其實當時大日本帝國於一八九四年八月,也就在興中會建立前三個月對滿清宣戰時,就已經發佈「開誠忠告十八省豪傑書」,以驅逐韃虜,恢復先王聖教為號召,對滿清發動甲午戰爭,並在該文告中「‧‧‧循天下之大勢,唱義中原,糾合壯徒,革命軍,以遂滿清氏於境外‧‧‧」,以明示當年的漢人:組織革命軍來抵抗滿清,換言之,興中會就是在甲午戰爭中,呼應著日本的戰爭需求而建立的革命組織。
當然,國民黨一直隱瞞這樣的事實,不過只要查考對照興中會建立的日期與甲午戰爭時間,就能發現彼此的因果關係,就算國民黨矢口否認。
今天有人公開辱罵台灣漢人為日本皇民,一遇到這段史實,那又各各撇頭轉向,隱而不提。因為比起台灣人因戰爭而被歸化於日本來說,孫文還是自己主動投懷送抱,去懇求日本給予革命支援,為了發起廣州與惠州革命,當年孫文可憐楚楚周遊日本社會中,到處去懇求日本增援那副嘴臉姿態是如何委屈卑下,歡喜去當日本皇民的台灣人也是自嘆不如的。
二、大日本帝國孕育了中國同盟會。
後來由於中國革命組織呈現多頭馬車,混亂不堪的情況,日本又一次出面,整合當年代中國的革命組織,於1905年7月在東京倡導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1905年8月20日,在東京市赤坂區頭山滿提供的民宅二樓榻榻米房,中國同盟會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理由也不是甚麼秘密,因為孫中山承諾要割讓滿蒙給日本,當時提倡中國革命的人雖多,能夠這樣豪邁與堅定的出賣滿蒙的人,就只有孫中山,所以日本扶助的中國同盟會總理,當然就非孫中山擔任不可。孫文黨魁此時在日本的精彩言行,其實足令現代絕大部分「仇日、反日、排日和侮日」的中國人都要腦子打結,有關孫文早期革命生涯的史實,國民黨總會閃過下列詞語----日本友人、同情革命、中山礁、宮崎寅藏、黑龍會……語焉不詳,躲躲閃閃。
《鐵血華年-辛亥革命那一槍》P221頁有以下爆料:「1898年七月,在宮崎滔天引薦下,孫文與內田良平見面。孫中山當時一席話,頓讓內田覺得次人可居為奇貨:「原本吾人(革命黨)之目的,在於滅滿興漢,至革命成就之曉,即令滿蒙西伯利亞送於日本亦可。」(內田良平回憶錄《皇國史談》)。為此,在1907年慶親王奕邼與日本政府交涉驅逐孫中山時,內田良平親自勸說伊藤博文:「孫文自前年以來,想我朝野諸人遊說,言日本若能援助支那革命,將以滿蒙(之地)讓於日本」( 內田良平《硬石五拾年譜》)。」
最後那批國民黨學者就只好腦補,自作聰明的認為孫文是權謀利用日本,不是當真。
三、孫文與台灣漢人
眾所周知,1895原本效忠於滿清的大清義民假藉建國為藉口,意圖將台灣變成滿清殖民的藩屬,群起反抗大日本皇軍的占領而爆發戰爭,這一年的戰爭在歷史上被稱為乙未戰爭,也就是台灣民主國獨立戰爭,既辜顯榮帶領日軍無血占領台北之後,戰爭如火如荼的展開,此時與辜顯榮同一陣營的興中會,當時為了斷絕台灣民主國劉永福的增援,也為了革命,孫文正準備在廣州發動暴動,並登門懇求日軍給予「步槍25000枝,手槍1000枝」以支援革命,最後因日本不能信賴孫文而加以婉拒,日本認為孫文太年輕,而使革命被迫中止,並間接促使烈士陸皓東烈士因消息泄露而被捕,於11月7日遭處死。不過後於11月18日,台灣乙未戰爭結束,乙未戰爭中喪命的14000台灣清國奴盡皆陪葬了烈士陸皓東,後於1897年11月上旬,孫中山命陳少白,在日治台灣台北創立興中會台灣分會,並祭祀陸皓東等慘遭滿清殘害的漢人烈士。
終:本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句口號,近代最早是來自於大日本帝國,並非孫中山所創,更非孫中山第一個提倡的,甚至於當年孫中山,恐怕還是響應日本的號召才提倡的。孫中山本身不但是遭滿清通緝的重犯,是滿族人眼中不折不扣的叛賊,同時也是鎮壓台灣民主國,以及站在日本接收台灣這一邊的協助共犯,甚至於可以說,如果不是日本接收台灣,興中會台北分會還不能夠在日治台灣開辦。
在外省人的捉弄下,台灣人不能親日,只能親中,如有不從,先是罵做日本皇民,而後主張屠殺者有之,稱台灣鬼島者有之。對比媚日到出賣滿蒙的孫中山,能受國府如此尊崇,而傻呼呼迎接國府登台的台灣人,先是二二八,後來白色恐怖,忍受國共操弄至今,台灣人身上的日本文化竟成為台灣人的原罪,這樣來看,寬容接納外省族群的台灣人是何其愚蠢,何其不幸?
PS:1898年橫濱合影。前排左起安永東之助、楊衢雲、平山周、末永節、內田良平;中排左起大原義剛、小山雄太郎、孫文〈高野長雄〉、清藤幸七郎、可兒長一;後排宮崎寅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