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9日星期四

【抗命時代】1989年萊比錫星期一連續示威行動

/郭智嘉
Leipzig_19890922
1989年9月,萊比錫尼古拉教堂示威,掀起東德政權倒台的序幕 (圖攝於1989年9月22日,來源:Wikipedia Commons)
今年是柏林圍牆倒下25周年。很多人都記起1989年11月柏林圍牆倒下的情景,但是引發此變革的,其實是1989年9月4日在萊比錫聖尼古拉教堂開始的「星期一示威」(Montagsdemonstrationen)。
1989 年夏天,東歐、蘇聯和中國這三個最大的共產主義地域,爆發一連串要求改革的群眾運動,其中「北京之夏」在六月以血腥鎮壓結束。而到了九月,隨著匈牙利開放通 往奧地利的邊境讓人民無須審查合法過境,東德(即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不少人取道捷克和匈牙利逃亡到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而無法或不願離開本國的人民,則強烈 要求政府給予人民出入境自由(「旅行自由勝於大逃亡」Reisefreiheit statt Massenflucht),並且進行政治改革,容許自由選舉。第一波的示威,就在萊比錫發生。
St Nikolas_Leipzig
萊比錫聖尼古拉教堂 (圖:郭智嘉)
為什麼是萊比錫?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 萊比錫聖尼古拉教堂自1982年起已有星期一和平祈禱會的傳統。由於祈禱會由下午五時開始,方便很多人在下班後參加。另外由於星期一是東德統一黨(也就是 執政黨)的例會日期,因而讓反對派有機會在教堂內論政而避過秘密警察耳目。教堂的兩名牧師和反對派關係密切,也是第一波示威在此發生的原因。
不過為什麼不是柏林而是萊比錫?我問唸過德國研究和政治、家裡還放著一本從來未用過的東德護照的朋友G,他以自身在地觀察,有以下的結論:
  • 萊 比錫所在的薩克森邦(Sachsen/Saxony)一直有很濃厚的民族情緒。德國帝國統一後,原薩克森王國被普魯士人統治,存在壓抑情緒;到戰後東德廢 省,將所有省縣「打散」成分區。隨著東德腐敗不濟,原來富裕薩克森地區變得一貧如洗(從輝煌一時德雷斯頓要到兩德統一後才「有錢」重建舊城區可見一斑), 使當地人一直心生「復國」情緒,企圖重建昔日王國的盛世。
  • 萊比錫是東德第二大城市,在政治上有影響力。不少西方傳媒會同時派駐記者在柏林和萊比錫,萊比錫第一波示威後,消息迅速傳到西方。
  • 相對德雷斯頓和柏林,萊比錫地理上較接近西德,不少家庭只需強力天線即可接收西德電視台訊號(不過天線要收在屋頂下避免被秘密警察查出),掌握較多西方資 訊,東德政權自吹自擂、日日唱好的封閉消息自然給比下去,也清楚了解東西之間的落差 (朋友G告訴我,當80年代抽水馬桶在西方是「正常」設備時,不少東德家庭還在用需要每日清理的「夜香桶」)。
「我們要出去!」
在 9月4日星期一的祈禱會後,1500名爭取改革的示威者在教堂外拉起五條寫上「爭取國家開放人民自由」(Für ein offenes Land mit freien Menschen)橫額,並且高叫「自由!」(Freiheit!)「我們要出去!」(Wir wollen raus!)等口號。
東德的國家安全人員(Staatsicherheit,簡稱Stasi,其編制之龐大,堪稱「無處不在、處處都在」) 眼見有人搞事,當然不會怠慢(另一原因為可能是發現自己「睇漏眼」要快手補鑊),在無視當時西方傳媒在場的情況下,迅速拉下橫額驅散示威者。不過示威者已 經人多勢眾,更高呼「Stasi raus!」叫國安人員「收檔」。
1990年二月東德推出紀念萊比錫星期一示威的特別郵票。圖:維基百科
第一次示威後國安可能認為事件已平息,但當9月11 日繼續有千多人出席集會時,國安便出手拘捕示威人士,據知在場有55人被捕,連同其他人士共有89人遭拘捕。
不過警察搜捕似乎未能阻止示威人士,在接著的星期一,仍然有1500人參加集會。隨著萊比錫示威的消息透過西方傳媒「回流」到鄰近地區(秘密警察已將西方記者逐出萊比錫,但仍有記者秘密拍攝示威情況,再將影帶偷運出境),越來越多人在星期一參與示威。我的80後朋友G的父母當年幾乎逢星期一下班就開車到萊比錫聲援,而G的祖母就待著家看著西德電視台的新聞報道,抓著孫兒的手,流淚擔心軍警會血腥鎮壓;而朋友N當年9歲,對父母帶著他參加集會的情景歷歷在目。
到9月底,示威人數飈升到8000人,而其它城市的市民亦計劃乘著東德40周年國慶,在各地集會,提出出入境自由、新聞自由、政治改革等訴求。以下是萊比錫星期一示威的人數紀錄(來源:維基百科):
日期集會人數
04.09.19891200人
11.09.1989> 1000人
18.09.19891500人
25.09.19898000人
02.10.19891萬人
09.10.19897萬人
16.10.198912萬人
23.10.198930萬人
30.10.198930萬人
06.11.198950萬人
13.11.1989數十萬人
20.11.198910萬人以上
這還只是萊比錫的數字,因著口耳相傳,示威浪潮也伸展到其他東德城市如德雷斯頓、柏林等,10月第一個星期陸續爆發。
wir sind das Volk!
DEU DDR Wende
1989年10月9 日萊比錫7萬人遊行(來源:東德秘密警察受害人網絡)
而 10月9日萊比錫有7萬人上街示威,市民大叫「上街去!」、「不要暴力!」,還有後來成為名句的「我們是人民!」(wir sind das Volk)。當局眼見示威人數每周上升,自然也嚴加布防,派出8000名軍警、裝甲車和坦克在市中心戒備。執政黨也派出600名黨員於下午2時「佔領」示 威地標尼古拉教堂,阻止示威人士進入。鑒於同年六月北京武力鎮壓學生運動,當地宗教領袖透過電台呼籲政府克制,容許示威人士和平集會,並且展開政治改革對 話。然而市政府和警察均無就呼籲作出回應。示威人士最後如期進行全市大遊行,當人潮經過中央車站的軍警坦克布陣時,軍警並無行動,於是人潮繼續遊行到國安局,並以燭光集會結束。
不少評論認為10月9日是整個群眾運動的轉捩點:除了顯示人民毋懼鎮壓拘捕,爭取自由外,也顯示東德政府的跋扈和不濟。至於最後沒有武力鎮壓的原因至今不明,但有前東德官員表示有指示軍警克制,但那到底是真相,還是圍牆倒塌後的「領功」之言就不得而知。
接著發生的事,相信不少人當年都在電視上看到,筆者也不用再贅。不過想指出的是,東德政權下台達致兩德統一,似乎見不到一個所謂領導群眾的英雄、精神領袖 ──而不少前東德人都認為這是「群眾的力量」。當大家知道逢星期一黃昏是走出來表達訴求的日子,就定時定刻用腳支持。
當然到現在,有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都說德國人已經沒有當年那種熱血,但畢竟是「官迫民反」的歷史,達致目的後就回到制度化的選舉政權輪替。至於下一個歷史時刻在何時何地,我們也不知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