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6日星期六

从商界精英到思想叛逆者之路——温克坚的《微风巨浪》序

 作者:秦耕
某年,在浙江某所中学校园,有位品学兼优的男生,总喜欢留一头陈真式的长发,觉得自己从女生面前走过时很酷,随风飘飞的发丝能搅得女生芳心乱动。校园女生是否动心不得而知,学校政治辅导员动气却是真的。一位被学生称为“马列主义老太太”的政治辅导员将长发男孩叫到办公室一顿训斥,责令长发剪短。
剪发事件过去不久,学校有人动员这位优秀学生写入党申请书,向组织靠拢。在他提笔撰写入党申请书时,“马列主义老太太”的形象突然浮现出来:没有性别特征、衣服始终是灰蓝两色、满嘴都是大道理、脸上永远是一副阶级斗争的表情……男生停下笔,把已经写好的入党申请书又撕掉了。
某年,稚嫩男生已成为嘴唇长出绒毛的毛头青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一家省级大型国企。他头脑聪明,工作努力,很快得到领导赏识。某天领导找他谈话,问他想不想有更大进步,他回答干脆:很想!领导又问那你知道怎样进步吗?他答:知道,就是努力工作。领导笑了,说小伙子,你写份入党申请书吧。
他写入党申请书时,大学里那位“马列主义老太太”又从记忆中复活,但他一想到企业里经常有一种“组织生活”,就排除干扰坚持写完申请。所谓组织生活,就是党支部组织党员外出免费旅游、聚餐或者进行“打拖拉机”的扑克比赛,很让非党员们眼红。入党申请书交上去不久,就有人叫他在镰刀斧头旗下宣誓。大声宣读誓词时,他联想到香港警匪片里的某种场景,心里直犯嘀咕,但一想到能在工作时间免费旅游,也就咬牙坚持下来了。
某年,这位青年才俊被单位重用,派驻香港工作。当他拖着旅行箱跨过罗湖桥,一头扎进号称东方巴黎的香港时,并不知道人生中的重大变化正在等待他。
像电影《楚门的世界》一样,这位青年在迈过罗湖桥的一刻前,也一直生活于一个类似“楚门的世界”中。楚门并不知道他成长并生活其中的世界,仅仅是人工搭建出来的巨型摄影棚,是虚构出来的“第二现实”,直到他有一天打开“世界”的边墙,才如梦方醒。这位青年像楚门一样也不知道自己生长的世界是人工虚构出来的。与楚门世界不同的,是他的世界在规模上比楚门的大得多,构建时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书籍、媒体和课本。楚门在打开边墙的瞬间就真相大白,而青年在迈过跨过罗湖桥的一刻,人工虚构出来的“第二现实”并没有立即在他身后坍塌。出国前所接受的政治教育在耳畔激烈回响,他正满怀信心,准备以红色商人的身份与腐朽的资本主义进行一番斗争,把资本主义的钱赚到社会主义,把中国特色体制的优越性传播给香港。
某年,这位青年在网上发表一篇《6000万减1》的小文,其篇幅比当初的入党申请书还短。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这一句:“作为一个拥有6000万党员的庞大组织,减少我一个,无损于你们的庞大,但我如果仍然是其中一员,于我个人则是一生最大的羞耻。”几个月之后,某练功组织也许受这篇小文启发,在海外发动“三退”运动,自是后话了。
小文背后有故事,故事背后有奇遇。这篇小文背后的故事,是青年在国外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回国述职,他借此机会向单位提交了一份退党申请。令青年大感意外的是,入党容易退
党难,加入时把申请交上去就可以了,而退出时却没那么简单。一波又一波的谈话,一对一交谈、多对一交谈、工作之外业余谈,上班时会议室一边记录一边正式谈……所有谈话只有一个不变的主题:不得退党!
在这个退党故事背后的奇遇,发生在青年的观念世界,他已在思想上经历了一次自由烈火的洗礼。到香港之后他头脑中原有的观念与自由世界发生碰撞已不可避免,而两种观念碰撞的结果,很富有戏剧性。他带着自己通过读书学习构建起来的观念世界,信心十足的来到香港,一旦沐浴在自由而热烈的阳光下,先前建立起来的观念世界,像一座冰雕的城市,魔术一般消融,无声坍塌,遁去无形,最后只留下一滩烂污。笔者用冰之消融比喻观念变革也许是形象的,但不足之处是,它未能充分表达这位青年思想转折过程的戏剧性和亲历者内心所体验的那种强烈震撼。
如果你是一位勤奋好学的青年,如果你有幸生长在自由社会,可以便捷的获得多元信息,那么你获取知识、建立观念世界的过程,就像一颗小树长大的过程一样,平淡无奇。相反,如果一个人读书成长的全过程都是严格受控的,教科书、传媒、图书等等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筛选、剪裁之后才让你接触的,那么就已经为你未来可能遭遇的剧变预埋了伏笔,除非你永远生活在“楚门的世界”之内,永远不去打开它的边墙。
回到那个故事,多轮谈话过后,领导正式答复青年:如果你违纪违法,我们开除你,如果你自己申请退出,我们不同意。笔者不知这位青年在多次谈话中,真诚的描述发生在自己观念世界的剧变之后,代表组织的那些人是否真正理解他。也许在那些人看来,这位曾经好学上进、富有才干、业绩卓著的好青年,突然就变得思想叛逆、惊世骇俗、行为可怕了。
原来某些人所说思想叛逆,不过是与自己头脑中的愚昧告别。在青年自己看来,挥别愚昧,拥抱文明是人性中自然发生的事情,与思想叛逆无关。而在秉持陈旧观念者看来,这无异于有人向自己宣战。不管这位青年自己是否承认,也不管他能否如愿退党,一旦他把退党申请交上去,从此就已经成为他人眼里的思想叛逆者了。
某年,这位青年又向单位一次交了两份申请,一份还是退党申请,另一份则是辞职申请。既然自己与所在体制格格不入,也没有重新修复旧有观念、与旧世界和好的可能,那又何必留恋在体制里的成功、多年奋斗取得的地位和他人羡慕不已的物质利益呢?申请既已交出,也就与旧世界画了句号。不管单位和组织将如何答复,他就一头扎进商海,频繁出现在多条跨国航线的航班上,成为一个经营纺织品的商贾。青年的家乡是全球第一大商品市场,大学里学的第一专业又是贸易,毕业后从事的第一份工作也是跨国贸易,辞职下海,从中共的青年党员转变为年轻的商人,他似乎如鱼得水,很快就取得成功,腰缠万贯。
也许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中国会多一个文质彬彬的富商,为政府上缴更多的税贡,为中国在世界奢饰品市场的消费指数加力,某天会登上商业杂志的封面,或者跻身于某个名车俱乐部或游艇会,甚至出现在某个城市为富豪和美女举办的恶俗无比的集体相亲大会上……就在很多熟悉他的人觉得自己终于开始理解了这位青年当初一退一辞的叛逆举动时,他又一次作出惊人之举,让更多的人不解。
某年,他开始放弃自己红火的生意,与昔日紧密联系的商业伙伴们开始疏远,几年之后太太才突然意识到家里的存款只出不进已经很久了……原来这位而立之年的青年已从生意圈淡出,开始活跃在互联网世界。得到利益很难,放弃已经得到的利益更难。人性的贪欲根植在肉体深处,是生物性的贪婪,尤其是一旦找到聚集财富的有效方法,鲜有人能从财富漩涡中抽身而出。这位青年做到了。如果他的第一次选择,是在新旧观念之间进行,那么他的第二次选择,则是在物质与精神之间进行。笔者有很多做学问的朋友,他们终生沉浸在观念世界,把物质利益看得很淡,也有一些曾经和笔者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共同探讨学问的朋友最终弃文从商了,但在笔者的朋友圈中,能弃商从文的朋友,仅此一例。
在互联网世界里,这位青年交友甚广朋友众多,变得非常知名,他就是温克坚。弃商从文、活跃在网络世界之后的温克坚,已为人熟知,无须笔者再费笔墨。中国少了一个成功商人,对GDP的增长影响轻微,观念世界多了一位思想叛逆者,则是读者的幸运。今天呈现在面前的这本书,能让读者追踪这位旧世界叛逆者的思考足迹。他的这些文章,一如他本人的性格,温和、宽厚、不用哗众取宠的笔法,也不故作惊人之语以吸引眼球,但务实、细致、富于条理的说理功夫,使他的文字显出独特的个性魅力,相信读者不会失望。
2012年10月25日写于海南岛

1 条评论:

  1. 1 这些现成观摩般的叙述是不真实的!本校没有政治辅导员,中大也没有。何某本人也没有留过长发,何某本人就是个学业尚可的农村男生,电力四射可能吗?工作后业绩普通,甚至造成大亏损?他任的是中大集团驻孟加拉办事处,不是香港。去香港仅一年有余,并始终没有工作证。离职并非交了辞呈,而是逃走,以福利分房抵押,两年后交了罚金?才离职。工作业绩非常之差,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只有国企才能承受。离开之后,家里无米下炊。……本人即是那位悲催的太太。然后他逃走了,丢下一屁股账,以及幼子与我……然后我把儿子养大了,送到伦敦读2+2,现在希斯罗机场用无线评论:这是一名人渣!死无葬身之地!我用了十年60万+35万人民币养了这名这辈子都没有赚过100万的人渣!他不承认这一切!我希望他立刻去死!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