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日星期四

不合作運動 工人的力量

撰文:陳昭偉

一般坊間介紹不合作運動/公民抗命運動,都集中介紹印度聖雄甘地領導的製鹽運動,以及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領導的坐公車行動。
其實在現代歷史上,經常出現由工人所領導,反對獨裁政權的不合作運動。這些運動不少以跨行業甚至全國總罷工的方式展開,令獨裁政權無計可施,甚至向群眾屈服妥協。來讓我們看看其中幾個例子。

 
========================================================================================== 
俄國工人罷工反抗沙皇暴政 在20世紀之初,當歐洲各國已相繼推行民主選舉制度之際,俄國沙皇仍然沉醉於絕對的權力當中。《俄羅斯帝國基本法》第一條就表明「全俄羅斯之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獨裁統治下,言論自由、結社自由、集會自由等基本人權都被剝奪。
  
儘管沙皇政府內有部份開明派主張進行改革,但尼古拉二世仍然堅拒進行任何有意義的政治改革。在1905年1月的一個星期日上午,數百名在聖彼得堡發起遊行。在到達他們的目的地──冬宮──之前,遊行隊伍遭到步兵和騎兵的鎮壓,兩連的士兵向群眾開了七次槍,直至彈匣內的子彈用盡為止,造成死傷無數。

尼古拉二世所採取的暴力鎮壓行為,激發了俄國史上最大的勞工反抗浪潮。1905年9月後,莫斯科及聖彼得堡相繼出現工人罷工行動。在十月份,總計有一百多萬名工廠工人罷工,另外還有數十萬名鐵路員工、政府職員、辦事員及學生響應。這次政治罷工的目標,是推翻沙皇的獨裁統治。沙皇尼古拉二世因此被逼宣佈《十月宣言》,確認不可侵犯的幾項公民權利,並擴大將於翌年成立的杜馬(國會)選舉的選舉權,最終目標為全民普選,並賦予杜馬審議法律與監督政府的權力。

可惜在十月罷工的風潮後期,各種不同的政治力量對如何進一步推進民主運動出現分歧,部份黨派主張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政府,結果招致沙皇政府的暴力流血鎮壓。有人認為,如果反對運動繼續採取令政府無所適從、不知所措的抵制行動,便有可能進一步逼使政府作出讓步,甚至拖垮獨裁政權。當然,歷史的發展充滿偶然性,但無論如何,俄國工人的十月罷工風潮,已成功地挖鬆了沙皇獨裁政權的根基。
========================================================================================== 
20世紀初,薩爾瓦多一直受到少數幾個富裕的咖啡業家族把持,從1898年到1931年,歷任總統都是咖啡業者,他們一直都打壓工會、農民組織,讓他們在賺取利潤上予取予攜。薩爾瓦多因此與其他不民主國家的情況一樣,國內兩極分化問題嚴重。
1930年,薩爾瓦多舉行首屆總統全民直選。重視基層民眾和合理分配的阿勞霍成功當選。可惜,因咖啡業者的不合作,加上軍官發動政變,阿勞霍被罷黜。時任副總統的軍人馬丁尼茲將軍繼位。
民選總統被不合法罷黜,令人民不滿情緒高漲,組織大規模抗議行動。得到軍方支持的總統繼任人馬丁尼茲將軍則大肆鎮壓,共殺害了八千至三萬異見人士。馬丁尼茲將軍為獲得精英階層的支持,加緊鞏固權力,並大肆打壓工運,大量工運人士被捕下獄。馬丁尼茲又在任期屆滿前,推動修改憲法,延長總統任期,讓他可以續任至1945年。
反抗軍事獨裁的民主陣營一直以地下組織的形式運作,規模和影響力都有限。直至1943年,民主運動開始轉趨活躍,並以更公開的形式推展。可是,馬丁尼茲成功瓦解1944年4月一次政變行動後,更加有恃無恐地整肅反對運動。
經過一輪幕後的策劃工作後,一場拉丁美洲史上最盛大的非暴力運動──罷工──隨即在各地展開。馬丁尼茲這位屠殺反對人士面不改色的軍事強人,面對罷工運動卻因無法使用自己的武器而苦無對策。
這股比暴力更為強大的力量,最終推翻了馬丁尼茲。可惜,這場史無前例的非暴力行動並沒有把握機會針對國家的不民主制度,就在把獨裁者趕下台後便結束了罷工行動,令民間運動在往後的數十年內要繼續和軍事統治展開抗爭的循環。
==========================================================================================
自18世紀開始,波蘭已一直被列強瓜分。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納粹德軍佔領後,又遭蘇聯吞併部份東部領土。統治波蘭的波蘭共產黨,實質上凡事需要仰蘇共老大哥的鼻息。波蘭的工人民眾欠缺自由結社的權利,不能組織獨立工會爭取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1969年,政府宣布縮減醫療與住屋開支、凍結工資兩年,並且降低計件工資,工人必須加倍工作才能賺取同樣的收入。1970年底的寒冬,政府宣佈將物價上調,激起工人的怒火。罷工在格但斯克等城市相繼爆發。當時欠缺鬥爭經驗的工人,因對建築物投擲石塊、當場縱火並追打警局人員,最後遭到軍警的暴力鎮壓,在全國各地最少死了45人,300人受傷。這次抗爭的失敗,令工人即使面對每況愈下的生活條件都不敢吭聲。在1976年,工人領袖華里沙在一次向工人發表演說後,便遭船廠解僱,罪名是「公開發表惡意言論」。
到了1980年7月,波蘭工人再次因反對政府上調肉價而發起罷工,並蔓延至全國。自1976年便未曾踏進列寧船廠的華里沙,在8月14日翻過船廠圍牆,質問廠長,並對工人發表講話,組織成立罷工委員會,與廠方展開談判。在兩日後,罷工委員會本來投票決定了廠方的加薪等條件,準備宣佈結束罷工。可是,當發現來自格但斯克其他工廠,支持船廠工人罷工的工人,對結束罷工的決定感到憤怒時,華里沙當機立斷決定繼續罷工。
工人們選出新的罷工委員會,並提出二十一條要求,包括成立獨立工會、罷工權、言論自由、釋放政治犯等。自此,罷工轉變成一個全國性的運動,結果成功逼使政府與罷工委員會進行談判。
儘管在某些議題上作出了妥協,華里沙堅持了成立獨立工會的談判條件,並在經過15天的談判後取得了勝利,家傳戶曉的團結工會在罷工後正式誕生。
團結工會的抗爭道路絕不平坦,登記成立時已受到法院的阻撓,結果在發出再次發動全國罷工的威脅後才成功登記。在往後幾年,團結工會內部一直存在溫和與激進路線的激烈爭論,華里沙為避免蘇聯軍隊的介入而一直主張與政府談判的溫和路線。儘管如此,在政府對團結工會施加愈來愈來的壓力時,華里沙唯有決定對政府採取強更立場。
在政府強硬打壓的情況下,團結工會只能轉入地下。華里沙本人亦於1983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並於四月下旬獲准重返列寧船廠工作。
團結工會在經歷進進退退的抗爭,終於在1988年一場工人罷工後逼使政府進行會談,最終成功令團結工會重新取得合法地位。團結工會之後又於1989年六月舉行的國會選舉取得壓倒性勝利,華里沙更贏得1990總統選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