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

阿蘭達蒂•羅伊的「文學行動主義」

巨神總是不靈 

我的世界已經死去,我是為了感歎它的傷逝而寫作
“My world has died. I write to mourn its passing”
阿蘭達蒂•羅伊
以文學和政治「雙料戰士」來形容印度新生代作家阿蘭達蒂•羅伊(Suzanna, Arundhati Roy),可能還無法概括或盡述她的寫作與活動。在20世紀世界文壇上,第一位印度籍公民,以第一部小說《微物之神》(The God of Small Things)就銷售達6百萬冊並創造千萬美金價值的、以年僅37歲的年齡就能勇奪舉世作家競逐的布克獎(1997年),可說是相當罕見而可貴的事。阿蘭達蒂•羅伊不僅是一位文采優異的作家,同時也是反美、反帝國主義、反(新)殖民主義、反全球化、反戰、反核、反水壩運動、反種族歧視、反婦女歧視、反基本教義的政治運動家。

她經常把巨額文學獎金捐助於各國的「非暴力運動」組織。2002年3月6日,羅伊還遭到印度最高法院判處象徵性的「一日監禁」,指控她聚眾包圍法院意圖以暴力滋事。然而,羅伊所樹立的「文學行動主義」的意志與風格,不僅使她獲得各項民間與政府的文化獎項,也贏得國際人權組織、反戰團體和國際左翼知識份子的高度敬重。

阿蘭達蒂•羅伊1961年11月24日生於印度東北角美格哈拉亞郡(Meghalaya)的首府錫隆市(Shillong),一個海拔在1550公尺之上的貧困山城,後隨母親遷往印度的喀拉拉(Kerela),一個地處南亞次大陸西南角隅的省份。父親是孟加拉裔的茶葉種植商,母親出身於占印度人口不到2%的敘利亞基督教(Syrian Christian)家庭 。羅伊父母的婚姻並不順利,後來終告離異。羅伊對父親非常陌生,常以「不要跟我提到父親」來回答人們的詢問。

非常重視教育的母親瑪麗•羅伊(Mary Roy)─後來成為知名的社會活動家,她堅持讓阿蘭達蒂接受正規的英語教育,於是羅伊在阿耶門連(Aymanam)接受教育並渡過童年。《微物之神》的故事情節,就是根據羅伊年僅2歲後來經由母親轉述的一樁村內愛情故事而寫成。然而,這樁愛情故事沒有一般人所設想的浪漫與甜美,因為它是一樁發生在戒律森嚴之種姓制度下一位上流女子愛上一位賤民男子的悲劇故事。

喀喀拉省是一個奇特的地方,當地人講的是馬里亞勒姆(Malayalam)土語。羅伊成長的村落可能是世界上唯一同時存在基督教、印度教、馬克思主義和伊斯蘭教四種相互衝突之宗教政治意識形態的地方,這種「宗教雜居」之地,不僅是人們之間不斷發生磨擦和怨恨的原因,也形成人們一種退縮和自保的地方風格。羅伊將她的童年故鄉視為「夢魘之地」,一個她想逃離和「不想在那裏結婚」的地方,特別是當你看到相同背景的人們以相互對立的信仰彼此爭辯和論戰。

羅伊十分慶幸她沒有受到正規的、中產階級印度女孩的限制,沒有種姓與階級制度的束縛,沒有父親、沒有宗教、沒有傳統的偏見和有色眼鏡,而這些都是一個印度人在出生之後就難以抖落和擺脫的包袱。她覺得自己擁有所有女孩最糟糕的特性:瘦小、黝黑、聰明,但她也可能是全印度社會中唯一一個母親會告戒她「無論做什麼,就是不要結婚」的印度女孩。

母親瑪麗對阿蘭達蒂有著深刻的影響,在某種意義上,阿蘭達蒂•羅伊完全繼承了母親在宗教和社會方面激進的改革態度。瑪麗公開反對基督教的繼承法,積極挑戰傳統律法中各種歧視女性的條款,瑪麗的努力因而獲得了在喀拉拉省最高法院創下基督教女性可以繼承父母遺產的歷史性先例。母親的反叛精神和行動力量,影響了阿蘭達蒂•羅伊一生的創作與政治行動,在她的小說中不斷挑戰印度社會關於女性貞節和名譽的非人道限制,以及對女性隨意扣上不潔、汙穢、淫蕩等罪名的惡劣法律。

羅伊後來進入「德里建築學校」(Delhi School of Architecture),但羅伊從未成為一個建築師,反而從事劇本寫作。她為電視影集《安尼如此付出》(In Which Annie Gives it Those Ones)撰寫劇本並親自參與演出,也為裴迪普•基遜(Pradip Kishen)執導的電影《電子月亮》(Electric Moon)撰寫劇本。由於公開支援主演《流氓皇后》(Bendit Queen)的芙蘭•黛微(Phoolan Devi)的政治立場和活動,而受到媒體的批評和重視。《流氓皇后》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但因電影中過度的裸露和強暴鏡頭而遭到官方禁演,電影的爭議甚至演變成一場司法事件。羅伊第一次感受到社會保守勢力對她的壓力,於是決定退出劇本編寫轉向小說創作。

羅伊主要著作包括成名小說《微物之神》(The God of Small Thins, 1997),《生存的代價》(The Cost of Living, 1999),《動力政治》(Power Politics, 2001),《戰爭絮語》(War Talk, 2003),以及法文版的《賓拉登:美國家庭的秘辛》(Ben Laden secret de famille de l'Amérique, 2001)。

1997年發表的《微物之神》使羅伊由一個默默無名的劇本工作者成為舉世驚豔的作家。她才貌雙全的性格還被《大眾雜誌》(People Magazine)選為世界最美麗的50名人物之一。《微物之神》是一部帶有後現代灰色抒情和後殖民反叛意識的小說,故事以一對異卵雙胞胎(two-egg twins, “Dizygotic”)的兄妹艾斯沙(Estha)和瑞海兒(Rahel)重返故鄉阿耶門連(Ayemenem)為敘事主軸,描寫一個逾越階級禁忌的愛情導致一個資產階級家族毀滅的故事。故事框架簡單平易,人物盡是來自底層社會的平淡小民,但在這部小說中,羅伊對人的精神樣態與生活感受、對一個了無生趣、花樹盡落的人生,對微物景象和性格類型的細膩描寫,完全不亞於20世紀末同時代的資深作家。

羅伊以一位生活在最有可能爆發核戰之危險地帶的女性,以一種「冷感人生」的緩慢音調,以一種表現在哥哥身上的冷漠但同時輝照在妹妹心靈上的空虛,來表達一種時代的絕望和人生的挫敗感。這是一種說不出的感受,或是一種一旦說出就無法重新感受的情感,這更是一種「內在為愛、外顯為恨」的自我分裂的情感模式,但它同時也是浸淫在以「核威脅」為特徵的(美蘇)冷戰時期的世界情感,甚至是整個20世紀歷史人類經歷過的最普遍的情感。在這部作品中,我們看到了羅伊如何以「感知差異」來表達階級之間、庶民與精英之間、富者與貧者之間的巨大鴻溝。讓我們看到一種庸懶的炎涼,一種熱情的荒誕,一種多愛一分就會萬箭穿心、多吸一口氣就會斷魂喪命的微物人生!

微物(small things)實際上是指一種「不必悲天也無需憫人」的生存樣式,它指的是細物、碎物、雜物、棄物,它像是「一朵枯萎中的玫瑰」,像是「一隻死在花蕊中的蜜蜂」,像是「一條患了失禁症的雜種狗」,像是「一根泡水太久而發脹的手指」;它是指生命中灰白無味、平凡庸碌,令人黯然神傷的事物。它包括由「陰沉的月份」(Brooding month)、「放蕩的果蠅」(dissolute bluebottle)、「磚墻上生出的綠苔」(brick walls turns mossgreen)、「免費的喪禮」(free funeral)、「生銹的錫箔罐」(rusted film cans)、「從世界銀行貸款買來的殺蟲劑」、「一座黃色的教堂」(yellow church)、「一條老黃瓜」(an elderly cucumber)……等等串聯起來的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