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全世界的目光都在乌克兰身上。
有些同胞认为乌克兰很小,不屑一顾。
其实,乌克兰拥有60万平方公里,在欧洲可列第二(仅次于俄罗斯),比四川加上重庆还要大;人口也超过了4100万,在欧洲可列第七。
更重要的是,乌克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才辈出。
本文以出生时间为序,兼顾不同领域,从乌克兰的历史名人中选择国人比较熟悉的十二位做个介绍。
作家果戈理
果戈理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1809年4月,果戈理生于乌克兰波尔塔瓦省素罗庆采村一个地主家庭。其父喜爱文艺,曾用俄文和乌克兰文写过喜剧。受家庭影响,果戈理从小喜爱乌克兰的民谣、传说和民间戏剧。
当时乌克兰还处在沙俄统治之下,果戈理中学毕业后就去彼得堡找工作。在普希金帮助下,他逐步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笔者年轻时很喜欢他的中篇小说《塔拉斯·布尔巴》。小说记述了乌克兰民族英雄抗击波兰贵族压迫的历史,描绘了哥萨克首领塔拉斯·布尔巴的英雄形象,歌颂了哥萨克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写得激情四溢,看得血脉喷张。
果戈理的代表作是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和长篇小说《死魂灵》(第一部)。
他在《死魂灵》中刻画了几个地主的形象,本意是批判他们的庸俗、贪婪和愚昧,希望社会得到改良;但多数人阅读后得出的结论,却是这种腐朽的农奴制度必须埋葬,革命势在必行。
这种现象就是“形象大于思想”,即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所包含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超出了作者的主观认识。
这让果戈理非常沮丧。于是,他又花费近10年创作了《死魂灵》第二部,塑造了一些比较“好”的地主形象。
果戈理晚年陷入了宗教狂热和抑郁。但作为一名真诚的作家,他自知第二部没有说服力,加上有神父指责他的作品在上帝眼中是一种罪恶,遂于1852年2月24日亲手烧毁了《死魂灵》第二部的草稿。3月4日,抑郁而终。
画家列宾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1930)是十九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也是“巡回画派”的优秀代表。
列宾自画像
列宾是俄罗斯族,出生在乌克兰丘古耶夫省的楚古耶夫镇,1864年考入彼得堡美术学院,1870年毕业,曾赴意大利、法国留学。
1876年回国后,列宾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表现了底层民众的苦难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列宾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现实主义代表作之一。在烈日酷暑下,在荒芜的沙滩上,11个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这些纤夫的年龄、身材、表情各不相同,反映了沙俄专制统治下普通民众的奴役生活,也表现了他们的智慧、善良和力量。
列宾的代表作还有《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托尔斯泰》《1581年11月16日伊凡雷帝和被他杀死的儿子》等等。
列宾油画《蜻蜓》
这位活泼可爱的女孩是画家的女儿列宾娜,她在父亲面前非常自然,毫不做作。
苏联早期领导人托洛茨基
大名鼎鼎的托洛茨基也是乌克兰人。1879年11月,他生于乌克兰赫尔松县扬努夫卡村的一个犹太富农家庭,家中拥有三百俄亩左右的土地。
童年、少年时期,他在敖德萨一家教会学校学习了八年。1896年,开始从事工人运动,投身革命。
托洛茨基
十月革命时,他是列宁最重要的助手;国内战争时期,他任陆海军人民委员、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是苏联红军的主要缔造者,被誉为“红色拿破仑”。
托洛茨基毕生信奉“不断革命论”,与斯大林的“阶段革命论”对立。
由于在思想上、组织上和斯大林产生了尖锐矛盾,他于1926年10月被逐出权力中心,1927年11月被开除出党,不久流放到中亚,1929年1月被驱逐出苏联,先后流亡土耳其、法国等地。
《托洛茨基自传》封面
1940年8月,托洛茨基在墨西哥被刺客用冰斧砍成重伤致死。
诗人阿赫玛托娃
人们公认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把一位女诗人称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这位女诗人就是阿赫玛托娃。
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年-1966)出生于乌克兰的敖德萨。在她的诗歌中,痛苦的爱和悲剧性命运是最重要的两个主题。二战期间,既有对民族精神的讴歌,也有对苦难的悲悯、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代表作有《黄昏》《念珠》《白色的畜群》《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安魂曲》等。
青年阿赫玛托娃
1941年战争爆发后,阿赫玛托娃被迫困留在列宁格勒,以诗歌激励人民。
1946年,她遭受官方的严厉批判,并被苏联作协除名,直到五十年代后期才恢复名誉。
晚年,阿赫玛托娃得到了广泛肯定,1964年获意大利“埃特内·塔奥尔米诺”国际诗歌奖,1965年获英国牛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苏联著名诗人叶夫图申科率先称赞她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之后,这一美誉也深入人心。她在中国文革爆发的那一年去世。又过了十多年,中国读者才开始了解她,喜欢她。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一年定为“阿赫玛托娃年”。
见证苏联兴亡的卡冈诺维奇
卡冈诺维奇:唯一见证苏联诞生到解体的高级官员
前苏联有一个政治家,因为长寿,见证了苏联从诞生到解体的过程,他就是原苏共领导人卡冈诺维奇。
卡冈诺维奇1893年生于基辅省卡巴纳村一个贫困的犹太人家庭,1911年加入布尔什维克。他身材高大,精力充沛,意志坚定,冷酷无情,进入苏共中央后一直是斯大林的亲信。
1925-1928年和1947年,他两度出任乌克兰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1930年后,长期担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主政莫斯科期间,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莫斯科地铁;对1936-1938年“大清洗”,他也负有重要责任。
恍如艺术宫殿的莫斯科地铁
1957年6月,他同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等人联手,试图解除赫鲁晓夫的领导职务,失败后被定为“反党集团”成员逐出苏共中央。
此后,被贬为乌拉尔制钾联合企业的总经理;1962年被开除党籍,晚年在莫斯科赋闲。
1991年7月,98岁的卡冈诺维奇去世;12月25日,苏联解体。
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
马利诺夫斯基(1898-1967)出生于乌克兰敖德萨,1944年授衔苏联元帅,两次获得“苏联英雄”勋章。
他的一生中,有两件事与中国密切相关。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在马利诺夫斯基指挥下,苏联红军迅速打败了日本关东军,俘虏了几十万日军和末代皇帝溥仪。
第二件事在中共党史中影响深远:
1964年10月14日深夜,在赫鲁晓夫下台几小时后,苏联驻华大使通过中联部副部长伍修权,向中共中央通报了情况。
赫鲁晓夫一直在孤立中共,原计划在1965年5月召开一次各国兄弟党会议,目的是“修理”中共。现在赫鲁晓夫下台了,苏共新领导会不会改弦易辙、与中共修复关系?10月16日,中央决定,派出以周恩来任团长、贺龙任副团长的高规格代表团,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7周年的庆典,团员有康生、刘晓、伍修权、潘自力、乔冠华等人。
11月7日晚,苏共中央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参加庆典的各兄弟党代表团。
2015年出版的《阎明复回忆录》一书记述:
贺龙副总理走到主席台旁,王钢华跟着去做翻译。马林诺夫斯基(时任苏联国防部部长,笔者注)看见贺龙副总理,一开始就有意挑衅。他说:“我们的元帅服太浮华,我喜欢战士的短袄。我们的元帅服是斯大林胡造的,而你们的是毛(指毛主席,下同)胡造的。”王钢华给贺龙元帅翻译了内容。贺龙说:“你胡说些什么呀,我不懂你是什么意思!”
说完,他就转身走向周恩来和其他苏军将领们那边去,马利诺夫斯基也跟着走过来,嘴里不住地嚷嚷着,“不要让任何鬼来扰乱我们的关系,不要耍政治魔术,不要让任何毛、任何‘赫鲁晓夫’再妨碍我们。”马利诺夫斯基对贺龙嚷着:“我们已经把赫鲁晓夫搞掉了,而你们要把毛搞掉,才能友好。”贺龙怒声说道:你简直胡说八道。
周恩来当即向勃列日涅夫等人提出严正抗议,要求对方道歉,苏方一再解释马利诺夫斯基喝醉了酒,中方坚持认为这是严重的挑衅事件,愤然退场以示抗议。
第二天中午,勃列日涅夫代表苏共中央道了歉,但诚意不多。此后几天,中苏会谈不顺。中方询问赫鲁晓夫下台的原因,苏方含糊其辞,却要坚持召开意在“修理”中共的兄弟党国际会议。米高扬忍耐不住,脱口而出:
“在同中国的分歧问题上,我们同赫鲁晓夫没有任何不同,甚至没有任何细微的差别,所有决定是苏共中央集体做出的。”
双方不欢而散。
11月14日,中国党政代表团回到北京,毛泽东亲至机场迎接。这样高规格的内部迎接只有两次,另一次是1963年7月21日,邓小平、彭真率团在莫斯科谈判后回到北京。
援华空军英雄库里申科
2009年9月,中国政府评选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其中有一名乌克兰人。他叫格里戈里·库里申科,1903年出生,原系苏联空军少校。
1939年5月,库里申科和队友考兹洛夫作为大队长,率两个远程轰炸机大队来华参战,并帮助中国培训飞行员。
10月14日,他率领神鹰大队从成都出发,袭击日军占领的武汉,轰炸了敌机场、军用码头,并在空战中击毁日机6架,但他的座机也遭到重创,仅以一个发动机沿长江返航。
库里申科
飞临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上空时,机身失去平衡。库里申科沉着冷静,将飞机降落在红砂碛段的长江中。飞机即将沉没时,他命令机组成员脱掉飞行服游向江边,自己却因疲劳过度卷入江底,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1月9日,万县民众按照中国习俗,将库里申科葬于该县太白书院旁。
1958年,中央要求重修库里申科墓,万县政府遂将其墓迁至风景秀丽的西山公园。
库里申科烈士陵园由影壁、花台、烈士铜像、墓碑和墓室等部分组成,建筑风格为苏式。
库里申科烈士陵园
影壁正面写的是:“中苏两国人民以鲜血凝成的友谊万岁!”
1958年10月8日,库里申科夫人和女儿英娜应邀来万县扫墓;1989年4月10日,英娜带着女儿别列谢多娃参加了库里申科牺牲50周年纪念活动。
2003年9月12日,重庆市万州区与库里申科的家乡、乌克兰切尔卡塞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2009年,库里申科烈士陵园面积扩增为1600平方米,被列入为第五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2014年9月1日,中国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共300人,库里申科也名列其中。
此外,万州市民谭忠惠、魏映祥母子先后守护陵墓70余年,在中、俄、乌等国传为佳话,中央电视台曾专题报道。
永远的“保尔·柯察金”
如果评选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外国小说,估计50岁以上的都会选择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男主角保尔·柯察金的原型,就是该书作者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年9月29日,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据说,他是俄罗斯族。
因家境贫寒,11岁便开始当童工,15岁参加红军走上战场,16岁在战斗中身负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仅32岁。
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历时三载,于1933年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出版后,在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强烈反响。
连环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封面
1999年,由梁晓声等人编剧、韩刚导演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乌克兰拍摄,启用了多名乌克兰演员,扮演保尔·柯察金的就是毕业于基辅国立戏剧学院的青年演员安德烈·萨米宁。
“苏勋宗”勃列日涅夫
前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是地道的乌克兰人,1906年出生于乌克兰第聂伯罗市捷尔任斯基地区。
1964年10月14日,他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继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改称总书记),直至1982年11月去世。
“苏勋宗”名副其实
勃氏平生有三大爱好:一是喜欢荣誉,一生获得国内外勋章114枚,还自授元帅军衔,B站的知名up主“小约翰可汗”戏称他为“苏勋宗”;二是喜欢打猎,据说枪法很好;三是喜欢飙车,1973年访问美国时,刚收到尼克松总统赠送的林肯牌轿车,就拉上尼克松一路狂飙,把尼克松和随身翻译吓得半死。
个人觉得,有必要强调两点:
第一,勃列日涅夫思想保守,不思变革,纵容腐败,致使社会固化、经济停滞,特别是1980年悍然入侵阿富汗,为苏联的崩溃埋下了祸根。在他当政期间,苏联由盛转衰。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认为,他才是真正为苏联掘墓的人。
第二,在苏联历任领袖中,对中国最不友好的也是他。在他上台后,苏军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1969年3月在珍宝岛挑起战火,8月13日又在新疆铁列克提杀害我边防官兵30余人,甚至打算动用核武器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1969-1970年,中国被迫实施大规模的战备疏散,各地大挖防空洞,正是拜他所赐。
传奇的科罗廖夫
火箭科学家科罗廖夫
对军迷来说,科罗廖夫也是声名显赫。他是苏联宇航事业的设计师与组织者,第一枚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洲际火箭的设计者,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的设计者、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的总设计师。
科罗廖夫1907年生于乌克兰历史名城日托米尔。因家境贫寒,依靠半工半读完成了中学和高等专科学校的课程。1924年进入基辅工学院航空动力系学习,1926年转入莫斯科鲍曼高等技术学院,成为飞机设计大师图波列夫的学生。1929年,他在拜访了“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后,研究兴趣由飞机制造转向了航天火箭。
在1937年“大清洗”中,他无辜受到迫害,被判十年徒刑,押解到西伯利亚做苦役,直到1944年提前释放。
二战结束后,科罗廖夫恢复名誉,出任苏联弹道式导弹的总设计师。
1947年10月18日,主持发射了第一枚弹道火箭。
1955年6月25日,提出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
1957年8月3日,苏联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P-7试飞成功。
接着,科罗廖夫大胆采用捆绑火箭的办法,在当年的10月4日,借助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事件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航天时代。
当年,瑞典科学院曾提名运载火箭和卫星设计者获诺贝尔奖,致信苏联政府询问设计者是谁,赫鲁晓夫回答说:“是全体苏联人民。”科罗廖夫遂与诺奖失之交臂。作为补偿,1957年底,苏联政府向科罗廖夫及同事颁发了列宁勋章。
此后,科罗廖夫积极参与实施载人航天计划。1961年4月12日,由他担任总设计师的“东方号”运载火箭把尤里·加加林送上太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1965年底,由于长年不知疲倦地辛劳工作,加上多年狱灾对身体的损害,科罗廖夫不幸病倒,次年1月14日与世长辞,年仅59岁。
虽已辞世多年,科罗廖夫仍有很多铁粉,包括当今首富、科技狂人马斯克。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对于新中国师范院校师生和中小学教师来说,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这个名字曾经如雷贯耳,他是前苏联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
他生于乌克兰基洛沃格勒一个农民家庭,1936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1939年毕业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
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后,他立即奔赴前线,受过重伤。伤愈后不能重上战场,改任一所中学的校长。家乡解放后回到家乡,任区教育局长。
1947年,他主动申请调回学校工作。从1948年起,担任家乡的一所农村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长达22年,直至去世。
他认为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合格的公民、有用的人才、幸福的个人”;他反对死记硬背,反对把学生分为“好生”和“差生”,重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苏氏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1968年成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得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先后获得两枚列宁勋章、一枚红星勋章。
笔者大学毕业后发表的第一篇教育论文,就是把他和当年名重一时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进行全面的比较。
“空中飞人”布勃卡
谢尔盖·布勃卡是一名传奇的运动员,曾经35次刷新男子撑杆跳高室内、室外世界纪录,被誉为“空中飞人”。
布勃卡过杆瞬间
布勃卡是乌克兰人,生于1963年,10岁开始练习撑竿跳高,20岁时便在1983年田径世锦赛上获得金牌。
此后十多年里,他先后34次打破室内、室外世界纪录。其中,18次创造室内纪录,将成绩从5.81米提高到6.15米;16次创造室外纪录,将成绩由5.85米提升到6.13米。自1984年起,多次被评为世界最佳运动员。
苏联解体后,他移居德国柏林,继续从事撑竿跳高运动。
布勃卡多次创造了世界纪录,但每次都只将成绩提高1厘米,可能是为了从赞助商那里不断得到高额奖金。所以,也有人批评他缺少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2001年,布勃卡退役。此后,他曾当选乌克兰国会议员、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现任国际田联副主席。
群星灿烂
在乌克兰出生的历史名人还有:
著名教育家、作家马卡连科,老一辈中国读者熟悉他的小说《教育诗》《塔上旗》和教育读本《父母必读》;
前苏联元帅铁木辛哥,既在1939年9月率部参加了对波兰的瓜分,也在卫国战争中建立了卓越功勋;
以色列开国元勋梅厄夫人,她在1969年成为以色列第四任总理,是第一位凭借自身努力(而非世袭、婚姻)走上最高权力的现代女性;
20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她的纪实文学《战争中没有女人》曾在中国热销;
女子体操霸主拉里莎·拉蒂尼娜,从1956年到1964年,先后夺得18枚奥运会奖牌,包括9枚金牌;
前苏联最后一任部长会议主席(总理)雷日科夫;……
限于篇幅,恕不一一详述。
最后,祈愿俄乌战争早日结束,乌克兰人民少受一些苦难。
2022年3月14日
读者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