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8日星期日

東歐民主化:1989年系列革命


東歐民主化
其他名稱1989年革命、東歐民主化、東歐革命
參與者東歐集團國家的公民
地點東歐中歐國家
日期1989年3月9日 - 1992年4月27日
東歐民主化(亦稱蘇東劇變東歐革命東歐民主化蘇東波西方社會也稱之為1989年系列革命)指在1990年前後東歐中歐共產主義國家發生推翻共產黨統治的急劇政治變化。最先在波蘭出現,後來擴展到東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前華沙條約組織國家,最後以蘇聯解體告終,一般被認為標誌著冷戰的結束。除了羅馬尼亞是流血事件外,其他國家的事件都是用自由選舉和平地結束的,而所有東歐國家中,阿爾巴尼亞是最後一個共產黨結束執政的國家。

背景[編輯]

冷戰時歐洲格局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結束後,雅爾達體系開始形成。1949年,美國主導的北約成立,大力扶植反蘇政權(暫不論是民主獨裁體系)。另一方面,蘇聯則加強其對東歐各國實行軍事佔領,推行共產主義並扶植親蘇的共產黨政權。1955年,華沙公約組織成立,除了南斯拉夫外,所有東歐國家均加入,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在東歐正式結成軍事同盟。美蘇兩國之間的政治集團於歐洲展開全面對峙,歷史進入「冷戰時期」。
在冷戰後期,東歐各國在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內因上:在經濟方面,東歐襲用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片面發展重工業,人民生活水準仍然很低;在政治方面,東歐各國的執政黨和政府因為缺乏監督和選舉,貪污腐敗、踐踏法律人權的行為層出不窮。在外因上:蘇聯在戈巴契夫上台後推行的建設「民主社會主義」綱領推動了東歐各黨的改組,同時戈巴契夫採取「辛納屈主義」減少了對東歐國家的控制。可以說,東歐民主化是東歐各國在冷戰期間長期積累各種矛盾的總爆發,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國家在這些地區推行和平演變政策並協助其民主化。

社會主義國家中的問題[編輯]

共產國家媒體僅為黨的宣傳工具,完全依附於政府,被用以控制資訊流通和人民思想[1],各種資訊的傳播遭到當局嚴厲地控制,因為知識的流通可能導致高壓政權的黨國體系瓦解。[1]儘管共產當局的強勢管制,西方國家的媒體傳播工具還是靠著各種管道與媒介進入東歐的鐵幕中,而共產制度下的反對者常藉由地下秘密出版的文宣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共產國家經常灌輸給人民以毫無情感的意識型態,並且善於散佈和捏造關於反對者或對手的不實言論[2]
自然環境的嚴重破壞是社會主義國家非常普遍和嚴重的問題,而空氣污染地下水污染、性能極差的托拉邦小車車諾比事件已變成代表社會主義的標誌。

革命[編輯]

蘇聯瓦解前,東歐共有八個社會主義國家
這些國家在五十年代時都曾遭蘇聯強勢鎮壓反對勢力,且都在八十年代時陷入嚴重的經濟困難,政治局勢發生了激烈的動蕩,共產黨或工人黨領導人被迫放棄社會主義的道路,把建立「民主社會主義」作為其奮鬥目標,放鬆了對社會實施的高壓統治,實行政治多元化,減弱了對反對派的打壓,反對勢力大增,通過大選建立新政權。在德國柏林圍牆倒下後,東西德經歷45年的分裂後重新統一。位於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亦一分為五,包括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南聯盟(2003年改稱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2006年解體,2008年科索沃單方面宣布從塞爾維亞獨立,未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實為一分為七),而捷克斯洛伐克則於1993年分裂解體為捷克斯洛伐克,最後社會主義的「老大哥」蘇聯亦於1991年12月25日解體,分裂解體為十五個獨立主權國家,部分加入獨聯體

波蘭人民共和國[編輯]

波蘭是第一個發生改革的國家,1980年11月,以華勒沙為首的團結工會成立,這是東歐國家第一個獨立的工會。1981年底至1983年7月,全國實行戰時狀態,取締團結工會。1988年5月再度爆發大規模工潮,1989年2月,波黨和團結工會舉行圓桌會議,達成了團結工會合法化、改行總統制和議會民主等重要協議。1989年6月4日舉行議會大選,團結工會在眾議院和參議院分別獲得35%和99%的席位,選舉首位非共產黨總理。12月29日,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改國名為波蘭共和國,並更改國徽。1990年1月,波蘭統一工人黨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宣告該黨停止活動。同年的總統選舉,華勒沙成為首位民選總統。

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編輯]

1990年底,阿爾巴尼亞也宣布開始實行多黨制,國家走上政治多元化和議會民主的道路,放棄「社會主義專政」,軍隊、公安、司法、外交等重要部門實行非政治化和非黨化。同是年三次發生阿公民大規模出逃到義大利希臘等國,總人數達15萬,佔全國人口的5%。3月31日舉行首次多黨選舉,產生了第一個多黨議會,更改國名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原工人黨改名為社會黨。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編輯]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編輯]

1980年代後期在蘇聯開始的新思維也給保加利亞帶來了影響。保加利亞共產黨和日夫科夫都逐漸無法抵抗要求改革的呼聲。1989年11月,在索菲亞發生了關於環境問題的示威,示威後進一步擴大至要求全面政治改革。保加利亞共產黨一些人也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對此反應迅速。1989年11月10日,日夫科夫被迫辭職。1990年2月,共產黨自行放棄一黨專政體制,黨名也改為保加利亞社會黨。同年6月,保加利亞舉行了1931年以來首次自由選舉,保加利亞成為多黨制國家。同年11月,國名改為保加利亞共和國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編輯]

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發生舉世矚目的天鵝絨革命。超過九成的捷克斯洛伐克民眾在全民公決中要求開放言論自由,組黨結社自由,釋放政治犯等要求。在捷克斯洛伐克民眾的強大壓力下,捷克斯洛伐克統一工人黨被迫答應舉行選舉。選舉的結果是,由社會不同人士組成的公民論壇大獲全勝,剛剛出獄才42天的瓦茨拉夫·哈維爾當選為捷克斯洛伐克新總統。而捷克斯洛伐克統一工人黨遭受慘敗,無力繼續操縱軍隊警察和其它國家機構,被迫交出政權,在選舉半年後停止一切活動,宣布解散。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編輯]

1989年11月4日的東柏林
推倒柏林圍牆
1989年民主德國(東德)政局嚴重變化。自當年5月開始,利用匈牙利開放奧匈邊境之機,民主德國大批公民移至聯邦德國(西德)。10月份,多城市爆發了規模不一的遊行,要求放寬出國旅行和新聞自由的限制。
10月18日,東德總統昂納克宣布辭職。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
11月28日,西德總理科爾提出關於兩德實現統一的十點計劃。12月,德國統一社會黨改名為民主社會主義黨,後改名為左翼黨。
1990年2月13至14日,東德總理莫德羅首次訪問西德。3月18日,東德人民議會舉行首次自由選舉,東德基督教民主聯盟的德梅齊埃任總理,兩德統一的步伐急劇加快。
5月18日,兩德在波恩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8月31日,雙方又在柏林簽署兩德統一條約。
9月24日,東德國家人民軍退出華沙條約以及相關若干組織。10月3日東德加入西德。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前14專區為了適應西德建制改為5州,一併進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德至此統一。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編輯]

1989年匈牙利政治局面發生劇烈變化,極不穩定,就在當年的2月,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簡稱社工黨公開講:放棄執政位置,開始多黨政治。接著,黨內矛盾開始逐步進入公開化,導致黨的最終徹底分裂。
1989年10月6日,匈牙利社會工人黨在提前召開的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會上,決定將社會工人黨易名社會黨,提出要在匈牙建立所謂「民主社會主義」的社會體制意向。
1989年10月23日國會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中,把「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易名「匈牙利共和國」,決定取消為集體國家元首的共和國主席團,開始總統制;確立多黨制和議會民主的法治國家;取消馬列主義意識形態的政黨在國家機構中領導作用的原規定。由社會黨,自民盟聯合執政。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編輯]

塞爾維亞人抗議者在前往斯洛維尼亞時被克羅埃西亞阻止一事使得1990年的共產主義者同盟會議上出現了政治危機。米洛舍維奇支配下的塞爾維亞強烈主張塞爾維亞人的權利,在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會議上要求實施黨員一人一票的制度[3]。由於塞爾維亞人在人數上佔據優勢,實施一人一票制度將對塞爾維亞非常有利。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反對這一方案,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的代表對斯洛維尼亞施壓,威脅將對所有斯洛維尼亞提出的改革案投反対票,試圖使其贊成新的投票方式。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的代表們拒絕了要求,宣佈退出共產主義者同盟。在此之後,共產主義者同盟崩潰,南斯拉夫所有的構成國都實施了多黨制[3]
1990年之後,南斯拉夫的各加盟共和國都舉行了基於多黨制選舉,共產黨未能在選舉中取勝,失去了執政地位。在幾乎所有的共和國,民族主義勢力都取而代之掌握了政權。
1991年年初,和克寧危機進展的同時,波赫、克羅埃西亞、馬其頓、斯洛維尼亞都通過選舉選出了傾向獨立的政府。斯洛維尼亞根據公民投票的結果,要求獨立[3]。1991年5月,在克羅埃西亞實施了決定是否獨立的公民投票。大多數克羅埃西亞人支持從南斯拉夫獨立,而居住在克羅埃西亞的塞爾維亞人抵制投票[3]。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兩國都在1991年6月25日宣佈獨立。其後南斯拉夫發生多次獨立戰爭,包括克羅埃西亞戰爭波赫戰爭科索沃戰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